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风采

她是“舞台中间发光的主角” ——记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常小川
[发布时间: 2025-11-19 10:04]    字号:

429日,南京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举行。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被授予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她杰出艺术实践、担当创新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以她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奉献舞台、服务人民的深情礼赞。

在璀璨舞台上,她用匠心演绎角色;在履职道路上,她用行动诠释责任。常小川将艺术梦想与为民宗旨融为一体,力争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用心领悟   执着追梦

天生是站在舞台中间发光的主角。”这是南京市话剧团一位资深演员对常小川的评价。

常小川自幼就展现出艺术天赋,小学时期经常担任学校演出活动的主持人,小学毕业后又进入沈阳艺校学习舞蹈。那时,为了练好基本功,她主动增负加压,无论多辛苦都坚持压腿、下腰。即使在宿舍与同学聊天,她也会劈着双腿坐在床架上。为了保持身材,她自觉“戒掉”甜食、冷饮……异于常人的勤奋与自律,令身边的小伙伴们赞叹不已。

命运的安排总是妙不可言。沈阳艺校在她这一届的舞蹈专业中增加了一门表演课,这为她后来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影视表演并从事演艺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2年,南京市话剧团排练话剧《我的第一次》,由于演员断档,需要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导演在南艺挑选到了大三在读的常小川,邀请她出演女主角。面对这个机会,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

这是常小川第一次正式登上舞台,也是她演艺生涯中的第一道“必答题”。在排练过程中,她刻苦钻研角色,不断打磨表演技巧。然而,一句简单的台词“你就住这儿呀”,却让她困惑不已。导演多次让她重来,但始终不过关。

后来,导演让她背过身去,悄悄移动了室内陈设,然后让她转身指出变化。这让她明白了演戏不仅是熟记台词、表情到位,更重要的是要真听、真看,用“心”去感受和表演。因为在这场演出中的精彩表现,常小川在第八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从那以后,常小川对表演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投身话剧事业的信念。她深知,选择话剧表演,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追寻梦想。这份初心,始终激励着她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真情演绎   体味人生

话剧,一种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是现实生活凝结的晶莹露珠,在解构与建构、现实与艺术中不断切换,进而洞照大千世界与人生百态。

不论主角、配角,要演好每一个角色。”这是常小川一直践行的艺术信条。无论角色大小,她都全身心投入,力求完美呈现。

在话剧《民生巷11号》中,常小川饰演一个行为偏激任性的环保主义者,这与她本人平素的性格截然不同。“表演尺度很难把控,人物演高了,让人觉得太空、太虚;演低了,让人觉得无味、太实。”这让她一度犯难。

如何塑造好这一角色,她反复揣摩角色心理,深入理解人物动机。经过多次试演和调整,她终于找到了最佳呈现方式。演出时,她精准把握角色的情绪变化,通过细微的眼神、动作传递出人物内心的复杂。

后来,常小川凭借该角色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组委会点评她“用鲜明的形体动作体现人物的内在美”。有人说,她的表演成功塑造了热心环保的女儿形象,将父女情体现得生动感人,催人泪下。

从业多年,常小川演绎的经典角色还有很多。在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中,她饰演了烈士许包野的妻子叶雁萍。为了更加贴近角色,常小川多次前往雨花台,聆听英烈们的故事,被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在正式演出时,她力图将这种感人至深的力量传递给观众。

据她介绍,《雨花台》自首演以来,陆续在国家大剧院、国内部分高校巡演,演出超过200场,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常小川和剧组成员一起,将南京的红色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

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怀揣一颗纯洁的心,常小川在舞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也得到众多认可——一级演员,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表演奖”等,被授予“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尽责履职   以文化人

2023年,常小川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其实在当选之前,常小川已有丰富的履职经验。此前,她担任南京市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基层倾听民意,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六朝古都、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沃土。在南京工作、生活多年,常小川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早已融入内心深处,激励着她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常小川曾建议借助南京南站这样的“窗口”向南来北往的乘客讲好南京故事,擦亮城市名片。同时,她还建议打造特色街区、网红街巷,提高南京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发挥优秀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常小川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强艺术普及推广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戏下乡的建议”,希望进一步扩大公益演出范围,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活动,助力文化传承发展。

今年省两会期间,常小川又将目光投向了“文旅融合”。她说,“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抓手,希望南京探索“小剧场+新消费”模式,打造本土文化演出地标。“我们做过一个调研,目前愿意走进剧场花钱消费的群体,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而小剧场的产品正好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她建议打造小剧场文化产业集群,提升南京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常小川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愿带着一颗专注的平常心去迎接人生道路中新的挑战。”未来,她将继续践行初心、执着前行,在人生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