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溧水区“人大代表讲坛”活动在中国东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港举行,省、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同志唐亮、王利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德才以及部分驻溧省市人大代表和区镇人大代表等参加。
举办此次“讲坛”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发板块、园区职务代表和企业代表准确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四个着力点的要求,依法履职行权,主动担当作为,为推动溧水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现场,12位市、区人大代表依次登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履职实践,分享了深刻的学习体会和清晰的履职打算。
(按照发言顺序依次排序)
董晓俊(市人大代表,江苏本川智能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构建“产学研用”生态
本川智能深耕印制电路板领域20年,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认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行业痛点调研,我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优化科技企业服务建议。未来,我们将构建“产学研用”生态,实施“本川菁英”计划育才,用AI赋能生产,新增就业岗位,以创新担当为江苏发展贡献力量。
张贵德(区人大代表,南京都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担当 赋能发展
科技创新是都乐制冷发展的引擎,我们研发投入占比达营收5%,累计授权专利百余项。履职中,我建议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公司投资溧水建基地,年产值超3亿,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我将继续结合企业经验与人大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溧水经济腾飞。
汤雄(区人大代表,溧水中山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推动铸造产业转型升级
铸造产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我作为代表积极建言。建议政府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攻克技术瓶颈。同时,推动产业协同,优化上下游布局,吸引机床企业落户溧水。此外,携手行业协会推进团体标准制修订,引领产业升级。我将持续为铸造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吴中平(区人大代表,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让小草莓长成大产业
作为人大代表与农企掌舵人,我深耕草莓产业十多年,建成全国多地布局的草莓基地,带动万余户农户增收。未来,我将深化智慧农业应用,强化农技培训,优化联结机制;同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溧水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让小草莓成为大产业,为农民共富贡献“莓”好力量。
刘佳(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副区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四点”发力 护航发展
过去一年,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30%,市场主体与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作为代表,我将以“四个着力点”助力溧水发展:一是聚焦创新,引领产业链升级;二是践行民主,畅通民意表达;三是抢抓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提升素养,践行为民初心。我将当好民意倾听者、发展主心骨、治理护航员,为溧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徒位国(区人大代表,南京国家农高区党工委书记、白马镇党委书记)
“双职”尽责 担当作为
南京国家农高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成果丰硕。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为引擎,加速成果转化;广拓国际合作,深化区域协同,激活发展动能;落实国家战略,筑牢发展根基,打造示范标杆;推进共同富裕,优化民生供给,创新基层治理。我将秉持“双职”担当,为南京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溧水建设贡献力量。
陈磊(区人大代表,永阳街道办事处主任)
三产并进绘新篇
永阳街道近年来成绩亮眼,工业园区规模领先,三产服务业兴盛,村集体经济强劲。未来,工业将“按图索骥”招商,建设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产业园,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企业服务;农业发展乡村文旅,整治农田,壮大集体经济;民生稳步推进安置房分配、老旧小区改造,优化就业、养老、托幼服务。作为代表,我将强化党对人大工作领导,推动民生实事落地,保障人大履职,共绘永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李侠(区人大代表,东屏街道办事处主任)
智造绿美 奋进共富
东屏街道发展迅猛,我将积极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上,贯彻新理念,抓项目品质,借龙头企业打造新材料高地,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绿色上,守护东屏湖生态,严管排污,推进管网建设,促农文旅融合;协同上,融入区域战略,盘活土地,推进农改,深化城乡融合。同时,我将当好“四员”,倾听民声,服务民生,助力共富,一线奋斗,共谱东屏发展新篇。
张琳(区人大代表,洪蓝街道党工委书记)
智创未来惠民生
洪蓝锚定“主城功能区、都市新田园”目标,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产业上,以“智新”引领,培育创新梯队,助力企业转型,围绕主导产业招商;治理上,以“改智”赋能,构建智治平台,探索融合法庭,深化警网融合;区域发展上,推进重大项目,深化校地合作,做优全域旅游;民生上,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民宿提档。未来,我将尽代表之责,推动发展成果惠及一方群众。
李萍(区人大代表,石湫街道党工委书记)
“三临”聚势谋发展
石湫高质量发展连年进位。产业上,依托“临水、临空、临校”优势,招引重大项目,培育创新主体,推进科产融合;改革中,调研提建议,盘活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民生上,新增就业,完成民生项目,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未来,我将以代表之责,抓好转型发展,增强民生福祉,构筑安全格局,营造干事氛围,助力石湫高质量发展。
任地保(区人大代表,和凤镇党委书记)
创新发展 共富共享
我将结合代表履职,带领和凤从四方面发力:创新驱动上,再引高校深化产学研,新增高企、瞪羚企业;改革开放中,赴长三角招商,落地亿元项目,建“项目代办员”机制;绿色发展上,打造智慧生态监测平台,办好文化旅游季,推沉浸式旅游线路;共富共享上,建“村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争创现代农业园区,扩面为老助餐、托育服务,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胡有亮(区人大代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晶桥镇党委书记)
书写“人民至上”答卷
未来,我将把代表履职与自身工作深度融合:产业上,规划引领园区建设,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改革上,组织代表调研建言,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创新“交邮快供+N”模式;治理上,发挥代表联系群众优势,打造共治样板;民生上,聚焦群众需求,发展特色产业促就业增收,打造旅游品牌。我将以“新”提质、以“稳”筑基、以“实”惠民,书写“人民至上”答卷。